“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是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聯合西藏登山隊實施的活動。
- 中文名
-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
- 啟動時間
- 2022年4月28日
- 隊 長
- 姚檀棟
- 登頂高度
- 8848.86米 [10]
2022年5月1日,珠峰大氣與人體健康科考分隊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以自己的身體作為實驗對象,探尋高原反應對人體產生的影響。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巔峰使命—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重要項目之一。為獲取一手數據,科研團隊成員佩戴測量血氧、心電監測的傳感器,在珠峰登山大本營和絨布冰川之間來回徒步穿梭??瓶缄爢T要收集自身血樣、尿樣、唾液、糞便等標本,還要測量血壓、監測脈搏波傳導速度,為后續研究提供樣本支撐。
[2]
2022年5月4日,“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將開啟“沖頂時刻”。12名科考登頂隊員將在峰頂與珠峰大本營前方指揮部協同作戰,共同完成最關鍵、也最具挑戰性的峰頂科考綜合任務。包括在海拔8800米架設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首次在地球之巔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冰雪厚度、采集冰雪樣,和人體極高海拔適應機制實驗等。
[6]
2022年5月4日凌晨3點,由于1名科考登頂隊員手部凍傷,留在了海拔8300米,其余12名科考登頂隊員已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預計9點左右抵達8800米架設氣象站,展開系列科考任務。目前,隊員們身體狀況良好,他們還將在峰頂開展雷達測量冰厚、采集冰雪樣品等綜合科考任務。
[5-6]
2022年5月11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珠峰大氣與人體健康科考分隊,首次釋放了由我國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臭氧探空氣球,獲取了從地面至萬米高空的臭氧濃度信息,為解密青藏高原如何影響大氣自凈能力這一重大科學問題,積累了首批珍貴數據。
[16]
2022年5月15日凌晨1點26分,中國自主研發的“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從海拔4300米的科考營地順利升空,以平均每分鐘30米的速度上升,凌晨4點26分升空超過9000米,4點40分達到9032米,超過珠峰8848.86米的高度,創造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17]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起開展了超過6次的珠峰科考活動,包括70年代我國開展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皫p峰使命”珠峰科考2022年4月28日全面啟動,共有5個科考分隊16支科考小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加,這是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是人類在珠峰地區開展極高海拔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次壯舉。
[7]
此次珠峰科考將首次應用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圍繞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等重大科學問題,協同考察研究珠峰地區六大圈層的垂直變化特征和相互作用機理,揭秘氣候變暖背景下珠峰極高海拔區環境變化規律、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特征及生態系統碳匯功能、人類對極端環境的適應特征,實現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新突破,提出珠峰自然保護創新科學方案。
[1]
科考分隊還將追蹤在海拔5200米、5800米、6350米、8848米這4個高度活動的人群,開展高海拔缺氧的人體健康效應等科學問題研究。
此次登頂是整個珠峰科考活動的一部分,隊員們圓滿完成相關科考任務。除了搭設高海拔梯度氣象觀測站,科考隊員還首次在“地球之巔”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峰頂冰雪厚度、采集冰雪樣和大氣樣品。登頂隊員還用所帶的高精度探地雷達,對整個珠峰絨布冰川展開了測量。
[14]
架設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本輪珠峰科考中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從海拔5200米到8800米搭建8個氣象站,其中4個都在海拔7000米以上。而8800米的氣象站架設成功后,將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8個不同梯度的自動氣象站主要是立體監測珠峰地區的氣溫、相對濕度、風向、風速、氣壓和輻射等參數變化,并且可以實現數據的實時遠程傳輸。
2022年4月20日,14名科考登山隊員克服8級大風和極度缺氧的困難,在海拔7790米架設了一架極高海拔的自動氣象站,創下中國自動氣象站架設最高海拔紀錄。6個小時后,14名科考隊員在8300米成功架設了同類型的自動氣象站,再次刷新了我國自動氣象站的海拔紀錄。
[12]
眾所周知,攀登珠峰是一項極具挑戰的行為。攀登者要面臨高寒、缺氧等一系列難題。那么,這些自動氣象站是如何運送上去的呢?
“有些設備儀器是易碎品,必須仔細保護起來,由隊員自己背上去。有些不是易碎品的,都是牦牛馱到6500米處,從6500米往上都是再由人工運上去?!薄皫p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科考小組副組長扎西平措對媒體介紹說。
盡管海拔8300米和8830米的自動氣象站總重都是50公斤,比在低海拔的常規氣象站輕20公斤,但單是要把這些氣象站設備運到8300米,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從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出發到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隊員要花費接近7個小時,而負重到海拔8830米地方,則會更加消耗時間和體力。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趙華標介紹,整個設備通過分拆交給登山隊員,他們每人承擔的重量不會超過7公斤。
[14]
高海拔地區陰晴多變,天氣系統相當復雜,極端天氣頻發。因此,在珠峰地區進行極高海拔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氣象保障工作十分重要。
為確保各項珠峰科考任務順利完成、隊員安全登頂,珠峰科考啟動了氣象保障機制,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以及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等單位攜手開展氣象保障工作。架設高空探測設備、調試儀器、氣球灌氣、放球、采集高空數據、制作發布服務專報……氣象保障服務隊抵達珠峰大本營后,按照保障服務方案“聽風觀天”。
比如登頂時機的選擇,多數情況下取決于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的天氣情況。如果風特別大,就容易發生危險。據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珠峰站站長馬偉強介紹,珠峰頂近期氣溫基本在-25℃左右,風速相當于七級左右?!熬C合研判近期珠峰地區大氣環流相對穩定,珠峰頂風力與溫度均適宜登頂?!?/span>
[14]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動今天全面啟動 .央視新聞[引用日期2022-04-28]
- 2. 巔峰使命——科考人員用身體挑戰極限 .九派新聞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03]
- 3. 珠峰科考隊員,明日沖擊世界之巔 .京報網[引用日期2022-05-03]
- 4.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登頂13名科考隊員已抵達8300米突擊營地 .央視新聞客戶端[引用日期2022-05-03]
- 5.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13名隊員開啟“沖頂時刻”--經濟·科技--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5-04]
- 6.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開啟“沖頂時刻” 地球之巔共同見證多項科考世界紀錄誕生 .央視新聞客戶端[引用日期2022-05-04]
- 7.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開啟“沖頂時刻” 地球之巔共同見證多項科考世界紀錄誕生 .央視新聞客戶端[引用日期2022-05-04]
- 8. 5名科考隊員已抵達珠峰海拔8800米處 將開始架設自動氣象觀測站 .央視新聞客戶端[引用日期2022-05-04]
- 9. 國科考探秘地球之巔——專訪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5-04]
- 10. 更新丨8848.86米!珠峰科考登頂隊成功登頂 正在采集冰雪樣 .浙江日報[引用日期2022-05-04]
- 11. 我國珠峰科考隊員成功架設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2-05-04]
- 12.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啟動 16支科考小組270多名科考隊員參加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5-04]
- 13.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珠峰科考隊員順利返回大本營 .九派新聞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06]
- 14. “巔峰使命”世界最高氣象站是怎么建成的? .澎湃[引用日期2022-05-06]
- 15. 珠峰峰頂冰雪樣品采集工作完成 .央視新聞[引用日期2022-05-10]
- 16.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獲取首批珍貴數據|珠穆朗瑪峰 .新浪網.2022-05-12[引用日期2022-05-12]
- 17. 9032米!我國科學家創造浮空艇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 .央視新聞客戶端[引用日期2022-05-15]
- 18.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丨最高紀錄9050米!浮空艇10次升空獲得珍貴珠峰大氣數據 .央視新聞客戶端[引用日期2022-05-30]
- 收起